当前位置:首页 >> 讲  座
2013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讲座(2)
 发表时间:2013-03-20 阅读次数:4170

 

                                                            地点:土木大楼A101

 

金新阳: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建筑结构专业,1988年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结构所副所长,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风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结构可靠度专委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理事、结构设计基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建筑结构荷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风工程的研究工作,是PKPM软件产品和品牌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建筑研科学研究院风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创建者和带头人,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主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研究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计划课题,主持完成了新广州火车站、海南海控国际广场等10多项大型建筑工程的风荷载和风环境试验研究及咨询,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华夏科技一、二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合著出版专著4本。目前主持国家973项目研究课题1项、主持主编《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

徐有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43年生,浙江省海宁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从1981年开始,历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所规范室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技术室副主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理事等。
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并参加了有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涉及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优化、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建筑结构构件的试验检验、预制构件及叠合结构的工程应用、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的研究等领域。参予、主持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及一系列行业、协会标准的修订工作,并负责组织混凝土结构规范的科学研究及下一轮混凝土类规范的编制工作。
1981年至1986年主持的“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试验研究”获建筑研究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982年至1989年参与编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至1990年主编“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获建筑研究院科研成果三等奖;1987年至1990年参与的“400兆帕级钢筋应用技术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3年至1994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及文集上发表论文72篇,出版专著3 部。主要论文及著作有:《混凝土压弯构件复合强度的试验研究》、《变形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预制构件结构检验及混凝土强度评定》、《建筑物结构性能的系统检验与计算机评定》、《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等。

黄世敏:
研究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研究所所长
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程力学系,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其间曾获MOTOROLA 国际奖学金一等奖;1995年毕业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赴香港建研院香港顾问工程师有限公司工作。2001年9月参加了第一届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赴青海大学挂职锻炼,任大学副校长。2002年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所长。
毕业以来致力于高层建筑结构控制、结构抗震、地面运动、结构加固改造、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等方面研究,并负责完成多项大型公共建筑检测、抗震鉴定及加固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主持或参加了我国数十栋超限高层的抗震设防审查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计委、科技部、建设部、北京市科委等重点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研项目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应用研究”等。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获“中联重科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建研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发表科技论文四十余篇,专著一本。
主要社会兼职有: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等。

黄小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发中心主任。
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工学学士;1991年毕业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担任住建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协调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兼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
1984年至今,主要从事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幕墙结构的技术研究、开发、咨询以及标准规范编制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及院科研课题以及大量结构工程咨询项目;主编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本,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发表论文20余篇;获住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目前正在进行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相关课题的研究,负责“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应用示范(2011BAJ10B06)”,主要参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11BAJ10B02)”。

滕延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长期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研制动三轴试验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应力路径三轴仪等,主持完成覆盖层厚度对饱和砂土液化势的影响、大底盘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库区港口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深大基础回弹再压缩变形计算分析方法、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等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咨询、桩基工程、地基处理等工程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著著作4本,获省部级奖励8项。
目前进行复杂条件下的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技术研究。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 123-2012 主编。

赵基达:
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现任院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空间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长期从事空间结构、钢结构的研究,承担大型工程的设计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完成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结构设计、秦兵马俑2号坑大跨度网架及北京奥林匹克综合馆结构计算;负责完成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结构分析与咨询工作。以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完成了“悬索与网壳结构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十一五”项目“高强钢筋与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承担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建筑技术政策”制定工作。主编《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编《索结构技术规程》、《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沪ICP10014176号